科研兴校 更多>>
学生园地 更多>>

《新华日报》木刻漫画专题展顺利举行

日期:2025-11-20 16:16 点击数:11 

(巴蜀网  丁于珂)今年9月,校团委开展了国防教育系列活动,除开展军事训练外,还在校内展出了《新华日报》在抗战时期刊登的木刻版画。将抗战历史与国防教育相结合,通过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艺,让大家在艺术熏陶中增强民族认同感,厚植爱国情怀。

本次展览精心选取了88幅诞生于烽火岁月的原刊复刻版画,将那段救亡图存的民族记忆,以一种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形式呈现在同学们面前。

黑白分明的线条,粗犷有力的刀法,勾勒出全民抗战的壮阔图景:有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有后方民众的踊跃支前,有对日寇暴行的血泪控诉,更有对胜利曙光的殷切期盼。这些作品,在当时是鼓舞士气、揭露敌人的战斗檄文;在今天,则成为穿越时空的历史见证。它们沉默如雷,却比任何华丽的辞藻更能诉说历史的沉重与先辈的崇高。

同学们驻足于画作前,神情专注。那刀锋在木板上刻下的,不仅是图像,更是一个民族在危亡之际的不屈呐喊。透过《挖战壕》《送郎上前线》等作品,他们仿佛听到了抗战军民的铿锵足音;凝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他们感受到了那种源自灵魂深处的觉醒力量。这种“寓教于艺”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历史教育的单向灌输,让同学们在艺术的审美体验中,主动贴近历史,感受历史的脉搏,从而在内心深处与那段峥嵘岁月产生强烈共鸣。

将抗战历史教育深度融入国防教育,是我校本次系列活动的一大亮点与创新。其深意在于,国防教育不仅是面向未来的能力建设,更是扎根历史的精神传承。通过军训的磨砺,塑造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和协作精神;通过历史与艺术的熏陶,筑牢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领悟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价值。这种“文武兼修”的培养模式,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将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这正是共青团“为党育人”职责使命的生动实践。


wep098.png

wep099.png

wep100.png

wep101.png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办公室电话:023-63002371  招生咨询电话:023-63002629  学校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邮编:400013
版权所有 巴蜀中学 渝ICP备11004221 ENGLISH